在1992年,現代足球運動史上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件。那時,丹麥足球隊本沒有資格參加92歐洲杯的決賽圈賽事。由于當時南斯拉夫爆發內戰,該國禁止參賽,才由當時南斯拉夫所在的小組第二丹麥隊替補參賽。丹麥首站0比0逼平英格蘭,0比1負于瑞典。大家此時一致認為丹麥只是一只魚腩球隊名副其實的替補,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但在小組賽最后一場,丹麥2比1戰勝了擁有帕潘,坎通納帶領的法國隊。隨后又在半決賽激戰120分鐘,并通過點球大戰7比6淘汰了擁有三劍客和少年天才博格坎普,巨星云集的荷蘭隊。決賽又擊敗了90年世界杯冠軍德國隊,創造了丹麥童話。
在天大的困難面前,失敗顯得很理所當然,這就是為什么世上并不是所
有人都成功了,成功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大部分的人都是隨波逐流,一步
一步的重復著失敗的腳印。
勝利者天生是傾向行動的人,他們將自己視為世界舞臺的演員,而非被動地
被他人行動牽制的受害者。即使失敗了,勝利者也寧愿選擇一種有聲有色的方式失敗。如果無法避免失敗,就轟轟烈烈的大干一場。那是成功者的處事方法。
當我們每天拿著行動日志,記錄著每天的工作事項的時候,是否有認真思考過,如果沒完成怎么辦呢?是明天繼續,還是不管加班多晚,不管回去多累,一定完成了再去休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其實就在于工作的每一個小小的細節。
每天看著我們的伙伴晚上7點才離開東莞市英凡電子有限公司這個大家庭,看著我們的團隊下班之后依舊在討論工作的內容,交流住友電子線相關的技術問題,跟進FCI的訂單進展。你會頓悟,成功者離我們不遠,他們并不是高高在上,
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對工作的熱忱和認真的精神就已經是一個成功者。
我們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做某件事情之前,想到的會是怎么怎么失敗,缺少那份必勝的精神,往往失敗想多了,事情不用做就已經失敗了。成功者在做任何一件事,第一步都是先切斷失敗的退路,讓自己退無可退,必須成功。
目標是拿來逼著自己一定完成的輔助劑還是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擺設,就看你是真的付出行動在向著目標靠近,還是每天只是對著目標笑笑而已。有時把困難想的比天大,還沒行動,思想上就已經放棄了,失敗者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著自己的失敗,而積極的人是明知道困難很多,卻去一點一點的去解決,切斷失敗的退路,逼著自己向著成功一步步的邁進。